禁止顺风车营利,部分全职车主能“转型”么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-02-18 24 0

文| 唐凯兰

最开始的时候,出现在网约车平台的“顺风车”就是它的字面意思,非职业司机让顺路的人分担部分费用。后来,顺风车这个在途类型被“玩”坏了,逐渐成了存在于灰色地带的营运方式。

近日,广东惠州推出了为期三年的顺风车管理规定,正式名称为《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若干规定》,明确顺风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,收费合乘市内每天不超过4单,跨市不超过2单,免费合乘次数不限,仅可分摊油费、通行费等直接成本,禁设起步价、夜间补贴等。

禁止顺风车营利,部分全职车主能“转型”么

这个规定出来后,很多人表示赞成,理由很简单:回到顺风车的初心也挺好,有助于减少一些市场乱象。对于真心想要降低一点出行成本的私家车主,乐见新规能普及,因为这规定能让他们接到单——之前顺路的订单,经常被全职司机用外挂抢单,导致真正的顺风车司机抢不到单;而真心坐顺风车的,再也不担心被黑心司机坑蒙骗骂。

只是一些网约车或司机可能会觉得受挫,他们可能办不了合规的营运证,才打着顺风车的旗号绕过合规强制。平台对此多半也心知肚明,但因为平台之间竞争激烈,只能假装不知,与变质了的“顺风车”默契挣钱要紧。

在这种有名无实的顺风车运营中,确实可能出现一些乱象。比如,全职司机为了满载,不按约定路线行驶,会全城到处拉客,要等人要候客,耽误乘客时间。有的司机在一个APP上注明顺风车,然后在其他叫车平台继续拉客,或者在乘客叫车后私下电联加价。乘客经常抱怨下了独享单却享受不到独享服务,而司机反过来怪乘客花顺风车的钱,竟想享受专车待遇。这类纠纷,给众多乘客留下不小的心理阴影。只是因为车费相对便宜,供需还是能有大范围的匹配。

禁止顺风车营利,部分全职车主能“转型”么

资料图

新政出台之后,正常想借顺风车来分摊一点费用的车主,可以被惠州新政“筛选”出来,而不是继续受到专职司机的挤压。在正常的顺风车能跑起来的情况下,正常想搭顺风车的人会少许多甄别成本、少很多糟心的经历。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约车照跑,正儿八经的顺风车也能接到单。

唯一可能受伤的群体,就是那些想靠跑车挣钱,但是又比较难办下营运证的群体。对这部分群体,也有必要再做仔细甄别,确实车辆或者司机存在安全风险,当然不该为他们降低准入门槛;但若现有营运标准有苛刻的地方,让部分本能够借此谋生的人失去机会,或许也可考虑酌情降低门槛。

好的行业治理通常都是疏堵结合,让更多司机能够利用平台合法合规谋生,再去打击少数不守规则的群体,才更符合正义,更能收获好的效果。而对于平台来说,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完善管理,给司机和用户提供更多选择,也是时刻应努力的方向。

评论